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是江南大学直属科研单位,于201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心聚焦前沿交叉学科,引领世界食品科学基础研究,开发食品领域颠覆性技术,培育国际一流食品人才,助推我国进入世界食品领域强国前列。中心现已建有“食品合成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江苏省食品合成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食品感知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五大科研平台。中心将积极发挥食品领域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着力让老百姓“吃好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添智加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心发挥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流学科的科技优势,以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组学与大数据技术、食品感知科学、食品风险甄别与安全评价等交叉学科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实现新质蛋白生物制造技术、食品组分代谢与营养健康靶向调控技术、细胞与微生物种质资源挖掘改造与工程化技术、食品分子重组重构等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突破。同时,着力构建“食品合成生物学中试实验室”和“食品大数据中心”两个研究平台,为构建多技术体系协同推进未来食品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
中心大楼位于江南大学西南角,物理空间共11650平方米,建有食品合成生物技术中试车间、植物蛋白肉智能生产线、细胞培养肉生产线、食品大数据高性能服务器集群、人工气候室、高通量筛选室、系统发酵室等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平台,拥有超分辨质谱、超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机械臂、扫描电镜、Nano DSC、移液工作站、流式细胞仪、动态人胃肠体外消化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中心实验室在安全建设方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实验室配备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通风橱、生物安全柜、洗眼器和应急喷淋装置等实验安全设备,建有完善的实验安全信息管理台账,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全方位确保师生实验安全。
中心在集中最优势人才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研究方向进一步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人才,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青年学术骨干、海外留学归国博士为中坚力量的研究团队。
自成立来,中心到账科研经费5.37亿元,承担“面向2035愿景规划食品战略研究”、“‘十五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纵向项目70余项,横向项目200余项,与国投、ADM、天野酶、茅台、蒙牛、华熙生物、迈安德等30余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成立联合研发中心。中心团队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心教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和人才项目。
中心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学科交叉融合、优秀人才集中、创新开放包容”的建设思想,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建设目标是成为组织高水平前沿交叉学科基础研究、攻克食品领域颠覆性技术、培养食品科学基础研究人才、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的重要教学和实践基地。
(2025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