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细胞培养肉的生物伦理学思考

来源:未来食品科学中心 文:潘梦妍 审核:周景文、汪超     发布日期:2021-06-01  查看次数:

近日,生物工程学报发表了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汪超老师的综述论文"细胞培养肉的生物伦理学思考"(汪超等,生物工程学报,2021,37(2):378-383)。周景文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刘元法教授。

生物工程学报主编导读:

用酵母来生产能够改善人造肉风味的大豆血红蛋白,作为6项已经商业化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之一,引发人们对人造肉这一新兴发展方向的持续关注。一般观点认为,以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为代表的人造肉,可以显著减少肉类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目前,植物蛋白肉已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但由于价格高昂、口感上尚有差距、监管和法规尚未完善等问题,因此发展还受到一定限制。相对于植物蛋白肉而言,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细胞培养肉,在营养、风味和结构上接近于真实的肉制品,可能会颠覆传统的养殖业,引发整个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

汪超等作者认为,尽管细胞培养过程不会形成生命,但从生物伦理学对细胞培养肉进行审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变革性技术。细胞培养肉最大的伦理学价值,就是实现人类对动物福利的关怀。通过改变大规模、集约式的畜牧业养殖模式,也可以显著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作者对细胞培养肉在食品安全、技术滥用、技术监管方面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认为细胞培养肉总体上“利大于弊”,其技术进步有利于带动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人造肉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通常所说的人造肉,可以分为植物蛋白肉和细胞培养肉。其中植物蛋白肉已经逐步开始商业化,细胞培养肉采用动物细胞进行培养,与真实肉制品更为接近。文中在分析细胞培养肉本质基础上,探讨细胞培养肉对肉类生产行业、消费者群体以及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在生物伦理学的视角下,研发和生产细胞培养肉有助于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动物福利、减少资源需求、改善肉制品营养功能,并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此外,对于细胞培养肉生产涉及的食品安全、技术滥用、技术监管层面上的伦理风险提出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能从生物伦理学的层面为人造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细胞培养肉的制造,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会对传统动物养殖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制品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进行合成与替代,如化工法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代替动物皮革、发酵法生产的药物蛋白和甾体等可以代替传统依赖于动物的提取,从而带动新的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减少由于传统动物养殖和动物制品的被替代带来的就业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人们难免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是人类大不必对于科技的任何一点进展都过分敏感。面对世界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和深度的环境污染,在生命伦理学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下,细胞培养肉反映出人类对于人工环境之下,如何同自然环境两相适应、浑然一体的积极探索及勇敢尝试,其运用的得当必将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添上重要的一笔,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极具利好作用。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2019年无锡市科协软课题 (No. KX-19-A06);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重点项目 (No. JUSRP52018A);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 (No. 2020-XY-054) 资助。

(编辑:潘梦妍)